一、主要用途
1.粮食防霉剂 粮食在贮存、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一半是由霉烂变质造成的。双乙酸钠可用于所有粮食的防霉剂,可使其贮存期延长4个月。经对米、麦、花生、豆类等的青贮防霉试验,双乙酸钠能明显抑制霉菌生长,具有防霉保鲜、适口性好的作用。通常谷物需干燥到含水量19%以下方可贮存,对含水量为21.5%的谷物添加0.1%~0.8%双乙酸钠后,其保存期可由90天延长至200天以上,不需干燥, 省时省力。(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获利机会!)
2.伺料防霉剂 饲料防霉剂随着饲料业发展应运而生,需求逐年提高。未加防霉剂的饲料尤其在高湿度条件下,将很快产生霉变,使饲料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利用价值大大降低。同时,霉变产生的毒素还会从禽畜转移到人体,影响人体健康。双乙酸钠的防霉机理是降低水分活度,并使菌体蛋白质变性,通过改变细胞形态和结构,达到使菌体脱水死亡的目的,从而起到防霉作用。
3.各类食品、水果、肉类、鱼虾等的保鲜剂 由于双乙酸钠中含有乙酸,乙酸分子与类脂化合物溶解性较好,乙酸通过细胞壁使细胞内蛋白质变性而起抗菌防腐作用,因此双乙酸钠是一种良好的保鲜剂,又是一种优良螯合剂,可起到延长食品保存期和改善食品风味的双重作用。一般油脂、肉制品、软糖用量为0.1%; 调味品用量为0.25%;焙烤食品为0.4%;谷物、豆制品及面食用量为0.1%。
4.兽药 双乙酸钠可治疗猪痢疾,并可提高母猪生育能力。在火鸡饮用水中添加0.05%~0.1%的双乙酸钠,可控制和治疗出血性肠炎。
另外,双乙酸钠也用作医药行业的螯合剂,化学行业的匀化剂和缓冲剂,染料行业的媒染剂,机械行业的电镀添加剂,配制酸味调味剂以及用于水杨醛与酸酐的反应中制取香豆素等。
二、国内外发展状况
20年代国外用化学方法合成双乙酸钠,40年代初美国将其试用于面包防霉,70 年代用于谷物、饲料的防霉保鲜,均取得了良好效果。198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均批准双乙酸钠作为食品及饲料防霉防腐剂。1989 年,我国食品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列为粮食及食品防霉防腐剂,并作为我国重点开发的精细化工产品之一,目前我国卫生部和技术监督局也批准允许其作为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使用。
我国90年代初开始开发研制双乙酸钠,1994年投放市场,工业级产品达到美国 “VITA-CROP”标准,食品添加剂达到美国“FCC”标准。 由于国内双乙酸钠开发和推广应用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存在生产厂家较少、产量较低、布局不合理、应用不普遍等问题。目前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有河南新乡石油化工厂、河南郑州大学化工实验厂、四川成都新都凯兴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成都东方化工厂、上海化学试剂总厂、上海化工研究院氮肥所、山东潍坊化工三厂、山东金泰集团、西安交大思源化工公司和江苏靖江市长江化工厂等10多家,生产规模均不大,一般在300t/a左右,全国总生产能力约5000t/a,产量3000t/a,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市场需求。
三、国内市场前景
1.符合我国产业政策,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之一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粮食贮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粮食防霉剂不仅可以大量减少粮食贮存过程中因霉烂变质造成的巨大损失,而且可以大大节省粮食凉晒、干燥消耗的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粮食的收购储运费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几年国内食品业、饲养业得到长足发展,相应地带动了食品、饲料添加剂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批准饲料添加剂作为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将其生产和建设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双乙酸钠作为食品饲料添加剂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品种,列入国家“九五”攻关计划。
2.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多种优越性
目前广泛应用的防霉防腐剂主要有笨甲酸(盐)类、丙酸(盐)类、富马酸酯类、山梨酸(盐)类及其复配品种,其中苯甲酸钠有些国家已经禁用。丙酸盐类是传统的饲料防霉剂,应用较为普遍,使用数量较多,由于国内原料较为紧张,目前只有几套小装置,丙酸生产技术还较落后。富马酸类使用效果虽然较好,但该产品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会刺激人体皮肤、引起瘙痒和红肿,并有低毒性,而且产品易受潮结块,使用不方便。山梨酸类产品无毒、防霉高效,但是价格昂贵,产量很小,一般用于高档食品和饮品的防腐。双乙酸钠是继丙酸盐类和富马酸类之后开发应用的饲料防霉剂新品种,系国家批准使用的14种食品、饲料、粮食防腐剂之一,与同类传统产品相比具有多种优点。
3.国内生产技术成熟,原料货源充足
近几年经过多家科研单位的开发研究,目前国内已经完全掌握了生产双乙酸钠的先进技术,产品质量能够达到上同种产品质量标准。采用国内自行开发成功的技术,已经建成投产多套300t/a装置,500t/a和1000t/a装置也日趋成熟。 生产双乙酸钠的原料醋酸、醋酸钠、纯碱、烧碱、乙醇等,都是比较普通的化学品,国内有较充足的货源,价格不高,质量可靠。
4.投资少,附加值高,效益显著
双乙酸钠生产技术容易掌握,投资不大,附加值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种发展前途的精细化工产品。建设300t/a生产装置,设备投资约 20万元,年产值300万元(按销售价格1万元/t,生产成本6000元/t , 年利税可达 120万元,投资回收期6~8个月。建设1000t/a生产装置,总投资约250万元, 年产值1000万元左右,年利税600万元。
5.国内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5亿t,各类饲料在0.6亿t以上,若其中1 %的粮食、10%的饲料用双乙酸钠直接处理,就需要双乙酸钠约3万t。随着我国饲料业的大力发展,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小型饲料厂纷纷建设,生产厂家达12000 家, 2010年各种混配饲料产量将达到1亿t,届时对双乙酸钠的需求量更大。目前我国每年生产各类食品多达3亿t,这也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因此,双乙酸钠的生产和应用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